2024年12月5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大会在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推动建筑能碳双控,提升降碳自主贡献”为主题,汇聚全国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探讨零碳建筑的创新路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理事长徐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唐宏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科技董事长孙峙峰致开幕贺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级巡视员林岚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开幕发言。

在大会的开幕式环节,环能科技作为零碳空间的测评单位,邀请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理事长徐伟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对首批获得认证的零碳空间测评项目进行了证书颁发。

这一颁证仪式,不仅是对项目团队辛勤努力与创新成果的肯定与褒奖,更是为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激励更多的企业与从业者积极投身于零碳建筑的建设、研发与推广之中,有望在未来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零碳化进程迈向新的高度。———首批低碳/零碳空间项目简介———
麦当劳福新中路餐厅
申报单位:福州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

麦当劳福新中路餐厅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核心区域,是麦当劳中国首个低碳亲子主题餐厅,按照《建筑零碳空间评价标准》和LEED标准双重权威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也是致力于为顾客提供绿色低碳的用餐体验。餐厅基础建设方面:在屋顶铺设了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产生约3万度电,为餐厅可提供近15%的绿色电力。空间设计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保证室内光照舒适度以及照明能耗的节省。设备采购和运维方面:采用高效LED照明设备,符合ENERGYSTAR高能效厨房设备,并结合高标准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全面推动节能减排。在消费体验方面:餐厅还实施绿色包装和可持续采购的食材等低碳行为管理方案,倡导环保理念,旨在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体验低碳生活的乐趣,传递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NEO Park用户中心展厅
申报单位: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合肥新桥NEO Park用户中心的展厅设计充分体现了蔚来对“Blue Sky Coming”承诺的坚定实践,通过高性能围护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光伏系统结合和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多项节能降碳措施,达到零碳空间标准。建筑屋顶安装了光伏阵列,能够自主发电,满足展厅空间自身运营的电力需求,实现真正的“碳中和”。空间装修材料选择上,90%以上的金属使用不锈钢代替铝材,大幅降低了建筑的隐含碳。室内设计注重低碳环保,每个细节都体现绿色理念,例如核心筒墙使用了100%可生物降解的软木板材料。亲生物设计原则,通过大量绿植和充足自然光的融合,在减少人工照明的同时,使空间更具活力和生命力。都市发展太仓基地一层研学空间
申报单位:都市发展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都市发展太仓基地一层研学空间项目严格按照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认证标准以及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标准进行建设。本项目通过提升建筑本体性能和充分利用自身和周边可再生能源,将最高水平舒适性与最佳的能源效率相结合,实现全年发电量大于建筑全年运行所需电力,在运行过程中实现空间降碳率达到100%。作为集建筑零碳空间与近零能耗建筑理念于一体的创新示范项目,本项目将卓越的舒适性与最佳能源效率相结合,实现绿色建筑高性能与零碳目标的深度融合,为“双碳”战略下的建筑行业提供了实践样本。华贸集团-北京华贸中心3号楼4层401-09室
申报单位: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

华贸集团-北京华贸中心3号楼4层401-09室作为典型既有办公建筑空间,在绿色建筑二星级的基础上,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要求,通过对典型办公空间设备及照明的改造升级,以及从低碳运维、引导人员低碳行为等方面完成评估与改进机制,保障低碳运行目标的长期实现,达到空间降碳率24.3%。项目的实施为既有办公建筑空间的低碳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和实践样本,展示了既有建筑办公空间在高效节能、降碳减排上的巨大潜力。作为国家“双碳”战略下低碳办公空间的典范项目,该案例不仅突出了既有建筑室内空间改造的实际成效,也为行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低碳运营管理经验。深圳电力魔方零碳配电房

深圳电力魔方零碳配电房是国内首座全预装近零碳景观配电房,项目运用“节能设备+光储充放+能源管理+智慧运维”的技术路线,达到空间降碳率100%。该项目基于国家双碳背景,结合深圳地区配电站特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基础,以配电房为枢纽节点,深入研究“扩源、降碳”系列方法技术,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引领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低碳示范工程的研究和实践,既可为深圳的“双区”建设提供助力,也是践行我国双碳目标承诺的有益尝试。中国建研院光电建筑光储直柔展厅
申报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研院光电建筑的光储直柔展厅通过运用前沿的光伏、储能、直流用电设备及能效管理技术,展示了空间零碳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趋势,达到了零碳空间等级。展厅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展现了空间如何通过自发自用与多能互补实现绿色运营。透明光伏窗系统展示了光伏与建筑空间的深度融合及其高效发电效果,而直流用电设备则展示了光伏能效的最佳利用方式。展厅还通过实时数据反馈,直观呈现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供电及柔性用电之间的协同工作,突显了光储直柔新技术的巨大潜力,全面展示了空间如何实现净零能耗和净零碳排放。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